【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是古代对女子容貌与气质的赞美之词。这句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形象,其中“巧笑倩兮”形容她笑容甜美,“美目盼兮”指她眼睛明亮有神,“素以为绚兮”则强调她的自然之美胜过华丽装饰。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引用此句,并问“何谓也”,意在探讨其深层含义。孔子认为,外在的美虽好,但内在的修养更为重要。他通过此句表达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思想,即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应与其内在修养相匹配,才能真正体现出美的价值。
二、核心含义解析:
词语 | 含义 | 深层意义 |
巧笑倩兮 | 笑容甜美,面容动人 | 外在美,体现女性的柔美与可爱 |
美目盼兮 | 眼睛明亮有神,顾盼生辉 | 外在美,突出女性的聪慧与灵动 |
素以为绚兮 | 以素色为绚烂,自然之美胜于装饰 | 内在美,强调质朴自然的美优于华丽外表 |
三、孔子的解读: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到:“子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借此引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在于内心的修养和品德。因此,他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理念,强调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四、现代启示:
1. 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平衡: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外表,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既有外貌又有内涵的人。
2. 自然与真诚的价值:在追求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保持本真、自然的态度也是一种高级的美。
3. 修养与气质的培养:一个人的气质往往来源于长期的文化积淀与自我修养,而非短暂的装扮或修饰。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卫风·硕人》 |
原文 |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
字面意思 | 笑容甜美,眼睛明亮,朴素中见华美 |
孔子提问 | “何谓也?” |
孔子观点 | 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重内外兼修 |
现代意义 | 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自然与修养的结合 |
结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不仅是一句对女子美貌的赞美,更是对人性本质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的修养与品格的塑造,方能真正做到“美而不妖,雅而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