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言行录,也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不仅记录了惠能大师的教诲,还反映了中国禅宗思想的发展脉络。
以下是《六祖坛经》的部分章节及其白话解:
一、行由品第一
原文:
时,五祖弘忍大师在黄梅东山,见惠能曰:“汝从何来?”
惠能曰:“弟子是岭南人。”
弘忍曰:“汝远来求法,难得此缘。汝有何器?”
惠能曰:“弟子心中无物,无所住着。”
弘忍曰:“汝虽善言,然未见性。汝且去。”
白话解:
当时,五祖弘忍大师住在黄梅东山,见到惠能时问道:“你从哪里来?”惠能回答说:“我是岭南人。”弘忍又问:“你远道而来寻求佛法,真是难得的缘分。你有什么才能呢?”惠能答道:“我心中没有杂念,也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弘忍听后说道:“你虽然说得很好,但还未真正领悟佛性。你先退下吧。”
二、般若品第二
原文:
惠能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白话解:
惠能说:“菩提树并非真实存在,明亮的镜子也不是固定的物体。内心原本空无一物,又怎么会沾染尘世的污垢呢?”
三、疑问品第三
原文:
有人问:“如何是道?”
惠能答:“道在人心中。”
问:“如何修行?”
答:“心不妄动即是修。”
白话解:
有人问:“什么是道?”惠能回答:“道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又问:“如何修行?”惠能答道:“心中不起妄念便是修行。”
四、定慧品第四
原文:
定者,心之体;慧者,心之用。一体一用,是名定慧。
白话解:
定是心的本质,慧是心的功能。本质与功能合一,这就叫做定慧。
五、护法品第五
原文:
若欲护持正法,当自护其心。心若清净,则正法常存。
白话解:
如果想要保护和弘扬正法,首先要守护好自己的内心。内心纯净,则正法自然得以长久保存。
结语:
《六祖坛经》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导我们通过内心的觉悟来认识世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阅读这部经典,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禅宗的思想精髓,还能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