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穴位歌诀顺口溜】在中医理论中,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而穴位则是经脉上的关键点。为了便于记忆和学习,历代医家总结了许多简便易记的“歌诀顺口溜”,帮助人们快速掌握十二经脉及其主要穴位的位置与功能。
以下是对“十二经脉穴位歌诀顺口溜”的整理与总结,结合表格形式展示,便于查阅与学习。
一、十二经脉概述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每条经脉都有其特定的起止点、循行路径以及代表性穴位,通过歌诀可以更直观地记忆。
二、十二经脉穴位歌诀顺口溜(节选)
1. 手太阴肺经
“肺经起于中府穴,云门天府列缺接,尺泽孔最经渠过,鱼际少商终。”
2.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起于天池穴,天泉曲泽郄门列,间使内关大陵至,劳宫中冲终。”
3. 手少阴心经
“心经起于极泉穴,青灵少海灵道接,神门少府少冲终。”
4.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起于商阳穴,二间三间合谷接,阳溪偏历温溜过,下廉上廉手三里。”
5.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起于关冲穴,液门中渚阳池接,外关支沟会宗过,天井清冷渊终。”
6.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起于少泽穴,前谷后溪腕骨接,阳谷养老昆冈过,天宗秉风肩贞终。”
7. 足太阴脾经
“脾经起于隐白穴,大都太白公孙接,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终。”
8. 足厥阴肝经
“肝经起于大敦穴,行间太冲中封接,蠡沟中都膝关过,阴廉期门终。”
9. 足少阴肾经
“肾经起于涌泉穴,然谷太溪大钟接,水泉照海复溜过,阴谷俞府终。”
10. 足阳明胃经
“胃经起于承泣穴,四白颧髎地仓接,颊车下关头维过,天枢梁丘足三里。”
11. 足少阳胆经
“胆经起于瞳子髎,听会率谷角孙接,天冲浮白阳陵接,光明阳辅悬钟终。”
12.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起于睛明穴,攒竹曲差五处接,承光通天络却过,昆仑委中肾俞终。”
三、十二经脉穴位汇总表
经脉名称 | 起始穴位 | 常见穴位(部分) | 结束穴位 |
手太阴肺经 | 中府 | 列缺、尺泽、孔最、鱼际、少商 | 少商 |
手厥阴心包经 | 天池 | 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 中冲 |
手少阴心经 | 极泉 | 神门、少府、少冲 | 少冲 |
手阳明大肠经 | 商阳 | 合谷、阳溪、曲池、手三里 | 曲池 |
手少阳三焦经 | 关冲 | 外关、支沟、天井、翳风 | 中冲 |
手太阳小肠经 | 少泽 | 阳谷、养老、天宗、肩贞 | 肩贞 |
足太阴脾经 | 隐白 | 公孙、三阴交、阴陵泉、血海 | 血海 |
足厥阴肝经 | 大敦 | 太冲、蠡沟、期门 | 期门 |
足少阴肾经 | 涌泉 | 复溜、阴谷、俞府 | 俞府 |
足阳明胃经 | 承泣 | 地仓、颊车、天枢、足三里 | 足三里 |
足少阳胆经 | 瞳子髎 | 阳陵泉、光明、悬钟 | 悬钟 |
足太阳膀胱经 | 睛明 | 委中、肾俞、昆仑、至阴 | 至阴 |
四、总结
十二经脉穴位歌诀顺口溜是中医学习的重要工具,它将复杂的经脉知识简化为朗朗上口的句子,便于记忆和应用。通过这些歌诀,学习者可以快速掌握各经脉的起止、循行路线及代表穴位。
结合表格形式,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每条经脉的关键信息,有助于临床实践与日常学习。建议初学者结合歌诀与图表进行反复练习,逐步建立对十二经脉的整体认知。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条经脉的具体穴位位置或功效,可继续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