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概括】“杵臼之交”是中国古代一个寓意深远的成语,源自《后汉书·吴祐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志同道合、情谊深厚的关系,强调的是在困难与逆境中依然相互扶持、彼此信任的友情。
该成语的故事背景是东汉时期的吴祐和陈遵。两人虽身份地位不同,但因志趣相投而成为挚友。吴祐曾以杵臼为工具,与陈遵一起劳作,虽然生活清苦,但二人感情深厚,不因贫贱而疏远。因此,“杵臼之交”象征着一种平等、真诚、持久的友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杵臼之交 |
出处 | 《后汉书·吴祐传》 |
含义 | 比喻志同道合、情谊深厚的友谊 |
背景故事 | 吴祐与陈遵虽身份不同,但因志趣相投,共度艰难,情谊深厚 |
寓意 | 强调友情中的真诚、平等与持久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形容真正的朋友关系,尤其是在逆境中依然不离不弃的情谊 |
“杵臼之交”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赞美,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