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什么意思】“鹤鸣九皋”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高洁之士或有才华的人虽隐居不仕,但其名声远扬。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文学美感,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鹤 | 一种象征高洁、长寿的鸟类,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鸣 | 呼叫、鸣叫,表示发出声音,引人注意。 |
九皋 | 指深远的沼泽地,象征隐居之地或远离尘嚣的地方。 |
综合来看,“鹤鸣九皋”意为:高飞的鹤在深泽中鸣叫,声传很远,比喻贤者虽隐居,其德行与名声仍能远播。
二、出处与典故
“鹤鸣九皋”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这句诗的意思是: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可以传到田野的尽头。诗人借此表达对贤者的赞美,认为即使身处偏僻之地,只要德才兼备,也能被人所知。
后世多用此句来赞扬那些不慕荣利、潜心修养、德才兼备之人,也用来鼓励人们保持操守,坚持自我。
三、现代意义与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应用举例 |
文学创作 | 在诗词、文章中借以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赞美。 |
人物评价 | 用于称赞某人虽不张扬,但德行出众、才华横溢。 |
教育语境 | 鼓励学生注重内在修养,不必急于显露。 |
书法与绘画 | 常作为题材,表现高洁、淡泊的情怀。 |
四、总结
“鹤鸣九皋”不仅仅是一个诗句或成语,它承载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
- 真正的才华和品德,无需刻意炫耀;
- 低调处世,方能赢得尊重;
- 坚守本心,终会被人看见。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鹤鸣九皋 |
出处 | 《诗经·小雅·鹤鸣》 |
含义 | 贤者虽隐居,其德行与名声仍能远播 |
现代意义 | 赞美高洁人格,强调内在修养 |
使用场景 | 文学、教育、人物评价等 |
通过“鹤鸣九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也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