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致橡树作者简介】《致橡树》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79年。这首诗以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爱情观的追求,被誉为新诗中最具影响力的爱情诗之一。舒婷作为朦胧诗派的重要成员,她的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对舒婷及其作品《致橡树》的简要总结与信息整理: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致橡树》 |
作者 | 舒婷(原名龚佩瑜) |
出生年份 | 1952年 |
出生地 | 福建泉州市 |
毕业院校 | 厦门大学化学系 |
创作时间 | 1979年 |
体裁 | 诗歌 |
风格 | 朦胧诗、抒情诗 |
主题 | 独立人格、平等爱情、女性意识 |
代表作品 | 《致橡树》《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
诗歌特点 | 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语言含蓄 |
影响 | 代表新时期的女性文学觉醒,影响深远 |
舒婷在创作《致橡树》时,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她通过“木棉”与“橡树”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爱情关系的向往——既不依附也不疏离,而是彼此独立又相互支持。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使这首诗成为一代人的情感共鸣之作。
舒婷的诗歌不仅关注个人情感,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用诗意的语言打破了传统爱情诗中常见的依附性表达,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向。
总的来说,《致橡树》不仅是舒婷诗歌艺术的高峰,也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