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秦汉经行处”这句诗,听起来充满历史的沧桑感和诗人对过往的深沉感慨。它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登乐游原》。全诗如下: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然而,“伤心秦汉经行处”并非直接出自这首诗,而是后人根据杜牧的另一首作品《阿房宫赋》中的句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所引申出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者是对杜牧其他诗作中情感的延伸理解。
不过,在实际文学引用中,“伤心秦汉经行处”更常被误认为是杜牧《咸阳城东楼》中的句子。这首诗原文为: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其中“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一句,描绘了秦汉时期的遗迹与荒凉景象,引发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后人将其引申为“伤心秦汉经行处”,用来表达对历史变迁、王朝更迭的悲悯之情。
因此,“伤心秦汉经行处”虽非杜牧原诗中的原句,但其意境和情感来源确实可以追溯到他的作品之中。这句话常常被用于诗词赏析或历史评论中,借以表达对古代文明的追思与惋惜。
总结来说,“伤心秦汉经行处”虽然不是杜牧原诗中的字面表达,但它承载了杜牧诗歌中那种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悟,是一种文化传承与情感共鸣的体现。